紡織產業存在的問題
1.技術裝備落后,新產品開發不足
據統計,我國紡織品三大行業(紡織業、服裝業、化學纖維制造業)產值占比約分別為61%、28%、11%。除化學纖維生產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,都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。
2.標準低。目前中國的紡織企業大約有80%的企業生產中低檔產品。
3.高素質人力資源缺乏。
4.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。
5.缺乏品牌經營理念。
6.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。
7.融資困難,風險加大。
當前紡織行業進入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,自金融危機以來,隨著國內政策環境和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,紡織工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,但新的機遇也在發生。
▎國際環境惡劣,產業問題嚴峻
美國原油出口創新高
本周三,美國能源情報署(EIA)發布的數據顯示,上周美國原油和精煉石油產品的出口量合計飆升至1140萬桶/日,為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。其中,原油出口量為510萬桶/日,創歷史新高。成品油出口量為630萬桶/日,低于本月早些時候創紀錄的700萬桶/天。美國創紀錄的原油出口數據公布后,為原油需求前景提供了一些積極的信號,使得美油大漲,WTI原油期貨漲幅超過3%,為一周最大漲幅,收于每桶88美元附近。
紡織產業存在的問題
1.技術裝備落后,新產品開發不足
據統計,我國紡織品三大行業(紡織業、服裝業、化學纖維制造業)產值占比約分別為61%、28%、11%。除化學纖維生產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,都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。
2.標準低。目前中國的紡織企業大約有80%的企業生產中低檔產品。
3.高素質人力資源缺乏。
4.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。
5.缺乏品牌經營理念。
6.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。
7.融資困難,風險加大。
▎危機蘊藏機遇,紡織開啟新賽道
1.“數智新機”構建發展新動能
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深入發展,新材料、新技術、新裝備、新產品、新模式的創新正以簇群化、融合化的方式加速涌現,深刻改變著產業生態。特別是進入數字經濟時代,經濟創新打破區域分割與行業界限,新冠疫情進一步加速數字化進程。
在此背景下,數據資源化、資產化為紡織行業提供了精準商業決策;生產精益化、智能化進程的不斷加快,深刻變革行業制造范式和供給形態;新一代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與服裝行業加深融合,正在推動產業鏈、供應鏈提質增效,帶來業態更新與價值延伸。與此同時,我國領先的5G移動互聯技術和設施優勢與服裝產業集聚化發展特色相結合,將有力支持行業建設工業互聯網與智慧集群,促進行業加快形成協同高效、多維創新的發展新空間。
2.“文化新機”構建時尚新主張
隨著文化自信的強勢崛起,中國服裝品牌已經從過去的簡單模仿階段,逐步過渡到主張原創設計、凸顯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階段,品質化、年輕化、個性化、小眾化、本土化的消費傾向愈加顯著,為中國紡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。
3、“雙碳新機”構建價值新賽道
伴隨著經濟形態、消費市場、全球貿易、產業投資等領域的轉變,可持續時尚在設計研發、原料選擇、生產制造、消費使用、回收處理等產業鏈各環節中加速前進。
從目前的行業實踐來看,中國紡織產業已在綠色制造、環境友好、技術創新、員工福祉、公眾教育、負責任投資、循環經濟、氣候行動等方面展開積極行動,“雙碳新機”加速構建行業價值發展的新賽道。
來源:華爾街見聞、紡織干貨、中國服裝協會、網絡
電話: 8610-84534078 | |
傳真: 8610-84534135 | |
地址: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中路8號 |